第407章 大渔民带小渔民_重生八零:带着崽崽赶海!
笔趣阁 > 重生八零:带着崽崽赶海! > 第407章 大渔民带小渔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07章 大渔民带小渔民

  第407章大渔民带小渔民

  想把生蚝卖给收购点的不止阿娇婆婆。

  阿艳一家还有王牛也不想继续开,想拿去码头卖,或者捡海螺、野生小鲍鱼、青蟹这种值钱的。

  阿艳家上次是真的连夜开了一晚上,啥都没有,本来家里人就少,做那么多蚝油真的怕坏。

  这年代沿海的渔村从来不用买蚝油,有些渔民不重口腹之欲,他们甚至懒得做。

  生蚝村里礁石区少,只能把船来到近岸的孤岛挖,他们嫌麻烦,有那功夫还不如捕鱼赚钱。

  而孤岛上的生蚝又长在礁石上,不是每个孤岛都平坦,有些陡峭得很,一不小心摔下来就麻烦了。

  为了一点生蚝去冒险,不值当。

  要说卖钱,几分钱一个,比大部分鱼货都便宜,累死累活撬下百来斤,一天的时间又过去了,两者相比,渔民们觉得亏,不干。

  王牛的想法被童翔知道,他十分仗义的同意。

  不过也和王牛商量了,王牛可以去找别的,但是他继续挖生蚝。

  两个选择,王牛找到的货,无论值不值钱,除去要分给童瑶的一半,其他都属于王牛,他就不分了。

  同样的,他要是从生蚝里挖出蚝珠,分出一半给童瑶,他自己要是开出蚝珠,卖出的钱归他。

  这就有赌运气的成分,好坏自己承担。

  另一个选择是,两人不分你我,孤岛上的货合起来,将童瑶的那半分完,剩下的六四份。

  童翔这小子脑子是灵活,无论王牛怎么选,他和王牛都不吃亏。

  第一种分法,王牛在孤岛上专门找值钱的海货,这是见得到、有保障的钱。

  如果按照第二种分法,童翔更赚,他又不傻,会抓漏洞啊,生蚝挖够了他就去找海货呗,到时候不用六四分。

  老实的王牛,当然选择第一种了。

  他还是觉得踏实找海货好,生蚝他不打算挖了。

  他不相信自己的运气,一辈子都苦,如今能被童瑶拉拔,是用上全部的运气,他不赌,也赌不起。

  闺女成绩好,上次考试回来又是年级第一,这就是考大学生的料,上大学要花钱啊,他得多赚点。

  两人把彼此的决定和童瑶一说,童瑶无所谓的摆手,随便他们决定。

  反正自己是船东,所有的货都分自家一半,船员内部的事,她不管。

  别说她不讲人情,艾玛,给两条船换起网机都花了七百多块,这都是钱啊。

  狗鲨是狗鲨,那是大家伙出力,一码归一码。

  杨清杰和杨清刚也有些闹矛盾,杨清杰觉得生蚝开出蚝珠的几率小,还不如搞别的海货。

  另一个瘾大,十分自信自己能开出来,几颗蚝珠就是两三百,比海货值钱多了,为什么不搏一搏。

  两人闹到童瑶面前,童瑶看了一眼杨清刚。

  看不出来这个二哥内里既然有几分赌鬼的特性,可千万别去沾赌博,不然绝对会上头。

  童瑶指了指童翔和王牛,把他们的两个分法说出来,让杨清刚两人自己选。

  不出所料的,杨清杰和杨清刚选择了第一种。

  童瑶点头:

  “那行,你们自己选择的,到时候赚不赚钱都是自己的事,可别后悔。”

  杨清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:

  “知道了,真是,大哥这脑子转不过来,还来吵你。”

  杨清杰也不好意思的说了句。

  童瑶不介意道:

  “没事,这还是阿翔说出来的法子,呵呵。”

  两人笑着夸童翔两句,就去忙了。

  童瑶看着他们的背影,想到一件事,又看到大家都各自散去,索性先不说吧。

  时间到了要去收虾网,杨母几人继续挖生蚝。

  童瑶自言自语道:

  “算了,等收完虾网回来再和大家说吧。”

  五条船各自取收虾网,今天海面风大,大家伙放虾网的位置不错,收获比昨天还好。

  分拣完毛虾、带鱼又继续下毛虾网,四条船回岛上挖海货。

  童瑶这边就不行了,延绳钓要整理,换鱼线、上钩子花了一个钟头,剁碎鱼饵,上饵花了一个钟头,才回岛上。

  已经下午四点半了,趁着有阳光,继续撬生蚝。

  礁石下有青蟹也顺便收了,丢铁桶完事。

  杨溪俊、狗蛋、涛涛三个娃跟在各自娘身边,不能乱走,帮放生蚝、贝类。

  他们倒是想聚在一起撒欢,可是大人不允许。

  开玩笑,小孩子没定性,怎么可能放他们自己玩。

  礁石区陡峭,一不小心就会被跌伤、划伤。

  对比村里同龄的小孩,他们是不幸的,又是幸运的。

  不幸的是太阳毒辣,带着个草帽,就这么跟着父母出海淘海捕鱼。

  如今刚入秋还好,白天最高温度是三十度,等天气再冷点,就得老实待在船舱里躲海风。

  夏天才是遭罪之时,三伏天,整个沿海地区都热,海上的温度就跟下火一样。

  船行驶在大海上没有房屋、大树遮阳,温度升到最高,紫外线直逼人,船上没有风扇、空调。

  躲在又挤又热的船舱压根不行,只能出甲板接受日头的暴晒。

  好在夏天的时候,铁皮船都会拉一个遮阳网。

  满是漏洞的那种塑料网,很薄。

  它不耽误渔船行驶,能稍稍起到部分遮阳的作用。

  幸运的是,这三个孩子起码能跟在爹娘身边。

  身前背着小挎包,里面有吃的,村里小孩别说吃了,能天天闻都不错了。

  这年代乡下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懂事得帮不行,还能帮家里大人干活。

  大人自是不愿孩子这样遭罪,可不干活不行啊,不干活就吃不饱饭,孩子都养不活。

  别看童瑶一家经常调侃杨溪俊是家里的小少爷、小祖宗。

  她们内心十分清醒,这不过是逗孩子罢了。

  谁家小少爷、小祖宗是这么混的哟。

  晚上睡几个钟头就被抱上船出海,早上在大海中央睡醒,早饭船上吃。

  吃完了,能和父母亲人玩一会小青蛙、小木马,网包拉上来,又跟在大人身后做力所能及的活。

  渔民生出来的小渔民,勤勤恳恳,踏实过日子,周而复始。

  然而小渔民却不觉得苦,三个小家伙放完最后一个生蚝拍拍手,从包里拿出大白兔奶糖:

  “娘,能吃糖了哦。”

  “吖,我今天最厉害,能吃一整颗。”

  “俊俊最棒,娘吃,俊俊吃、爹吃……吃吃吃。”

  杨溪俊一个个数,童瑶笑着剥开一颗大白兔奶糖塞他嘴里:

  “都吃都吃,你再念下去,娘晕了。”

  杨溪俊伸出半截大白兔奶糖凑到童瑶面前:

  “唔,吃!”

  童瑶看着沾满口水的半截糖,头皮发麻:

  “娘给你兜兜塞了那么多,娘自己剥一颗就行,咱不用那么省哈。”

  “吃!”

  “巴掌吃吗。”

  “唔,俊俊不爱,糖糖好吃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xx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xx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