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7章 超生游击队_重生八零:带着崽崽赶海!
笔趣阁 > 重生八零:带着崽崽赶海! > 第367章 超生游击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67章 超生游击队

  第367章超生游击队

  第367章超生游击队

  梨花婶做母亲的,精心培养儿子,毕业出来去当兵,后来娶了个县城媳妇,全村谁不羡慕。

  接下来就等着抱孙子了。

  谁知道儿媳妇要去外地随军,她含饴弄孙的梦瞬间破碎。

  可想而知,对秦红的态度能好起来才怪。

  如今被童瑶这么一夸,梨花婶再看看自家儿媳妇,嗯,端庄温婉,确实不错哈。

  再对比村里一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儿媳妇,好像…更加不错了啊。

  梨花婶心里的埋怨少了大半,对秦红和气道:

  “阿红,你带阿瑶去屋里看看两个孩子在干啥,这边我来忙。”

  秦红闻言,瞬间感受到婆婆的态度,眼眶红了。

  婆媳矛盾自古就有,哪怕是她娘家、本人条件好又怎么样。

  嫁出去的女儿,始终要在婆家过日子。

  婆婆要是对自己有介意,平日里的相处,难免会磕磕碰碰。

  男人又不在身边,那种气氛和心情可想而知。

  梨花婶叹了口气,站起身拍了拍儿媳妇的手,没说什么,只温声道:

  “去吧。”

  院子里的气氛莫名有些安静了。

  社牛童瑶嘿嘿笑:

  “哎哟喂,啥时候我娘也这么温情款款对我,我能买鞭炮放一天一夜。”

  “噗嗤!”

  童瑶这么一打岔,梨花婶和秦红笑出声。

  梨花婶点了点童瑶笑眯了眼:

  “怪不得你娘见你两句,你这嘴皮子比谁都厉害,鬼灵精似的,你们娘俩做婆媳啊,天注定的,这是好缘分。”

  童瑶煞有其事的点头:

  “可不是,我娘离了我都吃不好饭了。”

  “你想得美,从村东头吹到村西头,送孩子回来半天了,也不见回来,快点的,拖拉机都到家里等着了。”

  杨母叉着腰追过来,一进门就听到她儿媳妇又在别家瞎几把吹起来了。

  童瑶哎哟一声,赶紧上去给婆婆捏肩

  “我说是谁呢,原来是我娘来了,辛苦啦,我马上回去。”

  童瑶说完就去屋里叫儿子。

  杨母嗔了童瑶一眼,在院子里边说话边等。

  童瑶一进屋,就见两个孩子蹲在地上玩玩具:

  “少爷,今晚您在哪睡呢。”

  杨溪俊瞬间抱着旁边的小凤起身:

  “家家,要娘。”

  林浩军急了:

  “弟弟,跟哥睡吧,明天我带你去玩。”

  杨溪俊玩够了,这会谁都不要,只想跟爹娘。

  童瑶安慰林浩军几句,就抱着儿子回家。

  回到家,将儿子丢给回来的杨清桦。

  她坐上拖拉机,一群人连夜赶往大兴镇。

  好在杨溪俊现在也不一定非得跟娘,有爹在,他也能跟一会。

  知道娘一会就回来,他也放心了,乖乖的跟爹洗澡睡觉。

  去大兴镇的有杨父、阿娇阿艳两人的公爹。

  童瑶肯定得去的,谁让她最近都是出主意的人呢。

  要是童瑶你不去,三个老家伙都有点没底。

  人老了思想保守,不太敢拼。

  第一次要短暂改行捕捞毛虾,而不是传统的捕鱼,他们也虚啊。

  指望杨清桦带着,哎,这人吧,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。

  跟他说两句,就是沉着脸嗯一声,接下来就不出声,一点心理安慰都没有。

  也只有媳妇在旁边才话多点,面上的表情多一点。

  还是阿瑶好,阿瑶能吹牛,胆子大,主意正。

  有她在的地方,就别怕气氛尴尬。

  去大兴镇的路上,童瑶嘴也停不下来,跟着几个长辈一通说。

  热闹得很,惹得陈师傅这个话少的人也加入话题。

  大兴镇不算远,九点出发,十点半就到了。

  杨父知道林自辉家,直接停家门口。

  说来也奇怪,这村的人真是奇葩啊。

  都十点半了,大部分家里都开着灯,居然没睡。

  陈师傅停车就感慨了:

  “这个村的路真好啊,居然有钱搞水泥路,我也就在县城和市里走过,啧啧。”

  老梁头和老吴头下车,瞅了眼四周:

  “娘啊,这么晚这村的人还没睡啊,怪不得有钱修路,也太勤快了。”

  杨父边敲门边道:

  “我去年来的时候也是这样,后来问老林才知道,这村的人统统做毛虾网的,还晒毛虾,毛虾网做好后,除了本村用,老林还找到门路卖出去,赚钱着呢。”

  童瑶惊喜得不行:

  “哎哟,这感情好啊,我还担心那么晚了,林伯家没有那么多网,等会我们直接买网吧,反正春季也是毛虾旺季,到时候换上又赚一笔钱。”

  老梁头和老吴头摸了摸兜:

  “好,直接买,放心,我们带够钱了。”

  “对对对,直接买,别借了,还是阿瑶聪明,阿广啊,你是有福气的,给小儿子娶了这么机灵的媳妇,等着享福吧。”

  杨父自豪很,咳了咳:

  “哪里哪里,劳碌命劳碌命,儿孙自有儿孙福。”

  陈师傅看着老杨头又摸手表了,他:……

  等看到三个老兄弟互相谦虚的同时,也不忘摸手表。

  内心咆哮:娘的,显摆什么显摆,有手表了不起啊,他还是拖拉机手呢。

  等了一会,里面的人才出来开门。

  不愧是万元户,地基大,院子大,红砖楼房更大。

  还是三层楼呢,一院子的人。

  林自辉没分家,宝刀未老超能生,简直是超生游击队。

  六个儿子,两个女儿。

  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结婚生子了,最后一个儿子听说才五岁。

  当时林自辉夫妻俩都44岁了,还能干出一个儿子。

  华国于1971年就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,但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是1982年。

  林自辉小儿子78年出生,倒也没啥事。

  直到79年初,村里渔业大队解放,林自辉敢闯敢拼,跟村里买大船,去外省捕捞。

  见到一条捕捞毛虾的渔船翻了,他去解救,人家就传授他经验。

  天时地利人和,林自辉直接逆袭。

  成为村里的大名人。

  当然,家里留下来的也只有老幼妇。

  院子里有林自辉的爹娘、老妻、加上五个儿媳妇、十多个孩子、再加上一个五岁的老么。

  童瑶几人看着大三层的红砖房,默默的无言。

  真有钱啊。

  再看看院子里的一大堆人。

  真热闹啊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xx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xx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