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7章 带鱼爆网_重生八零:带着崽崽赶海!
笔趣阁 > 重生八零:带着崽崽赶海! > 第357章 带鱼爆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57章 带鱼爆网

  第357章带鱼爆网

  滚动轮还在拉网,杨父停好船抱着孙子过来。

  放下孩子,他快速看了一眼里面的牛港鯵。

  “哎哟,这条牛港鯵还挺大哈,阿瑶厉害了,看得我都想钓两杆。

  回码头你们阿公看到肯定乐呵,昨天才给你这条鱼竿,今天就钓上这么大的鱼了。”

  杨父看到这条鱼也是开心的,重点是夸童瑶厉害和老人家开心,不提啥卖不卖得上价钱。

  想来杨父自己都知道鱼大是大了,确实卖不上啥价钱。

  童瑶倒是不在意钱不钱的,能钓上这么大的牛港鯵就当做乐趣呗。

  杨溪俊探头看了看大鱼,抱着娘的腿,夸张的喊:

  “娘棒棒,钓大鱼鱼,我娘!”

  童瑶三人失笑,她拉着小家伙往甲板旁边站,因为起网机已经在起网了,一会网包会落在甲板上。

  杨父和杨清桦合力将网包拉到甲板上,两人喜出望外的打开。

  “乖乖咙滴咙,爆网爆网,几乎全是带鱼。”

  “果然和阿瑶说的没错,赚钱了。”

  父子俩相似的眉眼迸发出同样的惊喜,牛港鯵算啥,甲板上一大堆的带鱼才是真正的大头。

  童瑶蹲下身挑拣带鱼,甲板上的带鱼个头大小不一。

  大部分都是大个头,比之前在码头礁石边下地笼的还好。

  她拿出一条笑眯眯道:

  “这片海域的带鱼个头大,还肥得很,姐夫估计能给个高价。”

  杨父眉笑眼开,语气似玩笑话:

  “我们可谓是千里迢迢过来这边,船都开了五六个钟头,必须给高价,不然咱们不卖给他,自家女婿算什么。”

  杨清桦抽空看了一眼自家儿子挂着的奶瓶,瓶里还剩下小半奶,压力瞬间上来了,一个劲点头:

  “爹说的对,得让姐夫提高点价钱,不然家里小少爷的奶粉钱都不够了。”

  不是开玩笑,这进口奶粉是真的贵。

  听说还是香江的“惠氏奶粉”,难得碰到不要票才能买到的。

  之后要买还得要票据,老父亲还得去跟城里人拿钱换票呢。

  这年代工业、农业都很不发达。

  别说奶粉了,就连牛奶很少走进百姓家庭。

  像“燕塘牛奶”只是凭票在一个地区才能买到。

  老百姓眼里印象较多的就是“麦乳精”,还有就是少见的重省产“山城奶粉”。

  进口的就是香江的“惠氏奶粉”,岛国进口的“雪印婴幼儿奶粉”。

  昨天他和阿瑶在村里遛儿子的时候,村里人见到儿子抱着奶瓶喝奶,村里人都好奇的凑上来看。

  有些大娘还夸童瑶身体好,孩子快两岁了还没回奶。

  还说他们家现在真是发达了,去城里给孩子买这么好看的瓶子喂奶。

  那时,夫妻俩脸都红到脖子根了。

  村里大娘也没啥不好意思,本来就没文化,想到什么就问啥。

  童瑶之后解释这是奶粉,市里买的。

  村里大娘追问后,开始抽气震惊,直说老杨家出了个小少爷。

  她们家里娃喝的是啥,就出生时能喝几个月的奶。

  可这年代缺衣少食,村里女人一个个都瘦巴巴的,生了孩子后,有奶水的人少,就够喂几个月。

  有些家里困难的,生完孩子甚至没有奶,孩子都是喝米糊糊长大的。

  所以童瑶嫁进蛋家村后,村里人一致认为童瑶这个人啊。

  懒是懒,但人家确实有福气啊,白胖媳妇生下儿子后,身体棒,又有奶水喂了一年多。

  如今又给儿子喝什么奶粉,啧啧。

  村里孩子哪怕因为羡慕嫉妒杨溪俊,甚至不太爱和他玩,但也不得不承认,人家是投胎好啊,就跟家里大人说的一样,这是个小少爷。

  童瑶笑着对杨清桦道:

  “等俊俊大点,咱们就去镇上买牛奶回来,牛奶也有营养,等回去让娘多买点黄豆磨豆浆,咱们一家老小都喝,豆浆有营养,煮熟加点白糖好喝着呢。”

  杨父和杨清桦听完,不敢反驳,收下的动作更快了。

  而童瑶边干活,边滔滔不绝:

  “等回去让娘去镇上打铁铺子打个磨具,还买点番茄酱、沙拉酱,然后烤点紫菜,给你们做章鱼小丸子,你们肯定没吃过,趁着现在是章鱼旺季,不吃章鱼小丸子可惜了。”

  没错,番茄酱和沙拉酱这年代肯定有的,番茄酱好买,沙拉酱就要去友谊商店买了。

  不过这年代的沙拉酱的口感和味道可能与几十年后的有所不同。

  不过影响不大,到时候要是不好吃,童瑶自己做就行了,沙拉酱简单得很,前世她通过短视频教程,也自己做过。

  童瑶怎么说也是个好母亲,又是个吃货。

  几十年后经济发展好是好,但食品安全却是个大问题。

  她是没办法挣大钱,但自己买食材做好吃的还是可以的。

  自己做安全又卫生,还省钱,她经常捣鼓好吃的和自家儿子吃。

  童瑶敢说,上辈子对于身体健康方面,她们母子俩可是到死都是白白胖胖的呢。

  阿桦是没办法,上辈子年轻时就累伤了,跟个老黄牛似的,就会干活,到了后面她懂事贤惠了,怎么补都没用。

  童瑶看了一眼如今健康强健的杨清桦,默默自豪,这辈子可不会了。

  她重生后就有意识的给自家男人补身体,还给家人补。

  几个月的滋补,她们一家老小的身体在村里排第二,没人敢排第一。

  娘家人她也照顾到,不论是语言上还是行动上,所以娘家人身体也不错。

  童瑶这个人,在这个年代是幸福的,没有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,嫁人了娘家人不会磋磨她。

  如今正经起来,当家做主,无论是娘家还是婆家都以她为中心。

  她说的话,两家人都听,还盲目的执行,十里八村的年轻女人听说童瑶这个人,都是羡慕的。

  至于为什么童瑶婆家人和娘家人以她为中心,就有得说了。

  娘家不用说,童父童母从小到大就疼爱闺女,以爱为出发点。

  婆家人嘛,除了阿公阿嫲是一进门就喜欢她这个孙媳妇,杨父杨母的转变过程就很耐人寻味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xx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xx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