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7章 到底是谁不安常理出牌哇?_重生八零:带着崽崽赶海!
笔趣阁 > 重生八零:带着崽崽赶海! > 第337章 到底是谁不安常理出牌哇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37章 到底是谁不安常理出牌哇?

  第337章到底是谁不安常理出牌哇?

  大娘想着又觉得不对,看这孩子也不瘦啊。

  肉乎乎的团,脸蛋白皙又圆溜,五官精致好看。

  露出来的手臂和小短腿都是一节一节的藕节状。

  穿着的衣裳也崭新好看,家里是不穷的。

  又和车上的干瘦黝黑的娃子们一对比,他跟有钱人家的娃似的。

  哪里像村里孩子,她忙不迭去看孩子的家人。

  头前抱小家伙的肯定是孩子娘,细细看着,娘俩五官的确是像。

  都是白胖又好看的。

  孩子爹黑是黑了点,抿嘴不说话,气势倒是有些冷,但五官也是极好看的。

  乡下大娘没文化形容,翻来覆去就只能内心感慨这一家三口真是长得好。

  又看看杨父和杨母,也能看出五官不错,可毕竟是老渔民,面上饱经风霜的脸,再配上灰沉沉的衣裳,大娘心里平衡了不少。

  想来也是和她一样是个老渔民嘛。

  等杨父无意间抬手,大娘看到他手腕上的大手表。

  大娘:……

  还是有点不一样的,起码她戴不起。

  童瑶一家人可不知道这位大娘心里的弯弯绕绕。

  他们确实挺久没出来了,看着外面的风景,总感觉外面的变化真大啊。

  镇上、县城、市里这三个地方越来越繁华了。

  不说出来做生意的人了,光是出来逛街赶集的人都多了不少。

  镇上可能感觉不到多少,但车到县城时,光看街上行人。

  尤其是赶在时髦前线的青年人,好些人脸上戴着黑亮黑亮的蛤蟆镜。

  上半身穿着花衬衫或蝙蝠衫。

  下半身是喇叭裤,裤腿大得出奇,偏偏那臀部啊,包得老紧了。

  脚踩火箭头皮鞋,拉风得不行。

  就差肩膀上扛上一台双卡收音机。

  这身装扮要是去跳迪斯科、霹雳舞,绝对是全场最靓的仔。

  还有些成熟的男人,有身份有工作的,更是穿起了紧身西装。

  最后是年轻女人,装扮潮流又时尚。

  布拉吉不再是紧销货,如今姑娘们穿的是各种颜色的修身长短裙,牛仔套装等。

  饶是童瑶和杨清桦也有些看得感慨不已。

  他们前段时间是去过在京城里,也见过类似的打扮,但那会哪有心思观赏啊。

  童瑶所在的城市是小城市没错,但也不是封闭的城市,大城市流行的东西,她们这边也有的。

  只是会流行得慢一点,贵一点。

  物流不给力,传递的信息也落后。

  就像首都和一线城市一家淘汰的服装,她们这边才刚兴起。

  一件花衬衫大城市淘汰价格,她们这边却卖得更贵。

  而大城市正在留下的服装,她们这边也有,但会稀缺,也会更贵罢了。

  杨清桦话少,就算感慨了一会,嘴上没说什么。

  童瑶却是转头和杨父杨母兴高采烈的聊了起来。

  自己重生了没错,但能再次亲眼见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化是另一种心境。

  有感慨,有新奇也有浓浓的骄傲。

  是为祖国的慢慢变得繁荣而骄傲。

  童瑶本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,她也并不想趁着八零年代大好的机遇去干大事赚大钱。

  现实就是很残酷。

  让一个小学没毕业,上辈子又碌碌无为的童瑶去逆袭成为一个知名商人,这不是扯淡吗。

  不提每个城市的商业世家会不会打压。

  光是买彩票吧,她又记不住号码。

  买股票更惨,股票要去哪里买她也不懂,平常老百姓根本不会去关心股票的事。

  没有那个资本,也没有那个脑子。

  去搞房地产,是真的没命搞,这年代房地产水深得很。

  搞房地产的,通常是有黑白两道的势力,童瑶要去插一脚,还没弄明白呢,就被黑势力砍手砍脚了。

  这是真事,不是那一行最好还是别去插手。

  童瑶最多以后有钱了,多买几套房子吧,做个包租婆还靠谱点。

  也就是目前没钱搞,童瑶选择性回避,只想老老实实做擅长的事,多出海挣钱。

  杨母想起上次见到市里两位少东家也是这么打扮过来,和童瑶哎哟惊叹个不停。

  没想到现在一些县城年轻人都是这副打扮,一个劲感慨,老咯老咯,跟不上年轻人的想法咯。

  杨溪俊被转移注意力,扒着车窗看,见到好几个孩子都是剃光了头。

  他摸摸自己的呆毛,好奇的问童瑶:

  “娘啊,光光,我的发发,为嘛?”

  童瑶听着他颠三倒四的童言童语,跟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,瞬间乐得不行。

  杨母几人不知道她笑啥,还是前座的大爷抱着孙子扭头过来搭话:

  “哎哟,这县城人就是有钱,我前几天带我家孙子去县城买东西打听来的,说是电影院看电影,有个叫少林寺弟子的电影。

  这些小娃娃看了之后,嚷嚷也要当小和尚,上山学功夫。

  大人烦得不行,只能带他们去剃个头,就当也是个小和尚了。”

  杨母和杨父笑得不行,也能理解,她们村过年也有人来村里放电影。

  一般都是抗日电影,村里小孩看完天天打仗。

  杨母哭笑不得道:

  “没想到县城也有放电影的,我们村上放电影估计要等过年那会了。”

  大爷的小孙子四岁了,倒是个机灵的,探过身子喊:

  “不是放电影,是电影院,爷爷说要花钱买的。”

  说完又去闹爷爷带他去看,给他爷爷整得上不去下不来。

  农村人哪里有钱去看电影啊,来不及和杨母杨父吹牛,赶紧去哄孙子。

  杨母啧啧个不停,和童瑶说:

  “没想到县城的电影要收钱,还是我们村里好,虽说人多了点,但是去早点,也能占个好位置。”

  话音刚落,就见自家小祖宗跃跃欲试看自己。

  杨母:……

  杨溪俊又看最爱的娘,小嘴一张:

  “娘,俊俊爱你,要…”

  童瑶立即捏住他的小嘴,笑着点头:

  “就知道你这小家伙没憋好话,等下次出来再看,办完事咱们还得出海呢,乖啊。”

  杨溪俊听到娘答应下次再看,心满意足的点头,嘴上不能说话,大眼睛弯成月牙。

  到了市里,童瑶一家人下车。

  也没去过渔政局,只好向人打听。

  知道了位置,花了半个钟头才到渔政局。

  沿海城市,渔政局还是挺大的,门卫也是年轻小伙。

  童瑶拿出介绍信,再说明来意,直言找陈局长。

  年轻小伙原本一脸严肃,听闻是找陈局长,神色松了松,带他们上楼。

  小伙话不多,到了二楼办公室门口,让童瑶一家人在外面等候,他先去里面通报。

  童瑶将斜挎包给杨清桦,一会让他拿出来给陈局长看。

  她得抱小家伙,没法出面。

  这孩子和以前一样,去到陌生的地方,尤其是城市,他就只要娘抱,谁都不跟了。

  等了一会,年轻小伙出来,让她们进去。

  陈庭军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,国字脸,目光清正,两鬓有些发白,个子不高,和杨父差不多。

  肤色黝黑,一看就是经常下基层考察的领导。

  见到童瑶一家人来,严峻的面容有些缓和,心里知道这是自己老师说的渔民,这家人有些背景,竟然和京城顾家有关系。

  不过有一说一,这家人发现红珊瑚知道上报,人品确实可以。

  他在渔政局当局长,知道的里头弯弯道道多着呢。

  海上是丝绸之路是没错,但违法捕捞、走私货物更多。

  一般渔民发现这种珍贵的红珊瑚或者别的东西,肯定是私下交易,绝对不会明面上报给官方。

  爱国的人是多,但也有少部分人更爱钱啊,能多赚钱触及法律底线又如何。

  海太大,海警管也管不过来,对于近海往往不会花心思巡查。

  远海和公海也也很难管,政府海警人员少,要紧事又多。

  都是守在本国海域边缘巡查,再多的,就难了。

  所以能见到有渔民认识红珊瑚,发现了还上报过来。

  陈庭军心里是很钦佩的,带着几分客气的打招呼。

  本来还以为要客套几句才能看到红珊瑚,没想到这家人不按照常理出牌。

  介绍过姓名后,那个叫杨清桦的年轻男人直接打开斜挎包,将两块珍贵无比的红珊瑚以及粉色的珊瑚啪叽放桌上。

  “陈局长,就是这个,我们拉地笼网勾上来的,快看吧。”

  这话说的,好像急着赶下一场似的。

  陈局长一番官腔给咽回肚子里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xx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xx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