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2章 分钱_重生八零:带着崽崽赶海!
笔趣阁 > 重生八零:带着崽崽赶海! > 第242章 分钱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42章 分钱

  第242章分钱

  两边邻居接过橘子,笑着道:

  “哎呀,我们家哪有这个钱买树苗,刚给家里儿子建好土房,分家出去,家底都掏空咯。”

  “可不是,不分家,几个儿媳在家吵得不行,现在就剩我们两口子住还舒服得很。”

  “还是你家媳妇好,当初就应该让你帮我儿子看看,你童子鸡的眼光好。”

  一个老头子很给面子,放下碗直接拨了橘子,尝了尝,竖起大拇指道:

  “怪不得这树苗贵,种出来的橘子确实甜,等你家的果成熟了,我跟你换一两斤回去。”

  邻里邻居都是拿自家的东西换,知道卖得贵,那他们就拿多点换呗,不让童子鸡吃亏就行。

  在村里生活,就是这样你来我往的,真收钱也不好意思。

  童父笑眯眯道:

  “好,到时候来换就行,要让我真送有点难,家里第一批成熟,本钱都没回来呢。

  你们看我一大家子住在一块也挤得慌。

  得快点回本,建好土房,分家出去,他们过好自己的日子,咱们做父母的也省心。”

  “可不是这个道理,做父母的劳碌一辈子都是为了儿女,你们快去吃饭,到时候忙不过来叫我们帮摘果子。”

  “对,远亲不如近邻,别跟我们客气。”

  童父乐呵呵的他们聊了会,听到老妻叫开饭,才拿着菜篮子回堂屋吃饭。

  童瑶早上特地留了一些刀鱼出来,让娘晚上用两种方法做。

  一个用姜丝清蒸,一个用猪油炸。

  清蒸刀鱼童母还愿意,但用猪油炸刀鱼?!

  气得差点把童瑶放油里炸了,还好童瑶是凌晨出发前说的。

  说完就溜,没被老娘继续骂。

  童母晚上不知道做了多大的心理建设,还是做出来了。

  还别说,这个季节的刀鱼确实不肥,清蒸味道也就那样。

  刺多,肉也不怎么好吃,有点柴。

  反倒是用猪油炸的不错,酥酥脆脆的,童母厨艺不错,火候控制得非常好。

  哪怕…哪怕不舍得放猪油,但也做得美味无比,鱼刺酥软。

  都能嚼吧嚼吧直接咽下去。

  吃起来和普通的炸鱼有明显的区别。

  至于啥区别,童瑶说不出来,除非亲自尝尝,嘿嘿。

  小家伙见童瑶吃得美味得不行,他馋得叫娘给。

  童瑶夹了一块鱼腹部的肉,给他尝尝味道。

  杨溪俊吧唧吧唧,美得快冒泡了。

  “好次~还要。”

  童瑶再给一点就收手,喂他吃别的菜。

  猪油炸的热气,小孩子不能多吃。

  顾南也想尝尝,童瑶夹一丢丢给他,尝点味道就行。

  吃完饭,小孩被赶到院子里玩,大人来到童奶屋里数钱。

  一斜挎包的票子跑铺在床上,哪怕是童父和三个儿子都激动的搓手。

  毕竟他们当时忙得够呛,来不及细看。

  童父负责收钱找钱,更没注意。

  童瑶和杨清桦可是见过一大笔钱的人,心里的激动少了些许。

  啥也别说,大家开始数钱!

  刀鱼有大有小,分大中小卖。

  价格自然也分清楚。

  小的卖四毛,中等的卖四毛三,大的卖四毛六。

  买前他们只是估摸有上千斤,并没有称总重量。

  太麻烦,家里也没大秤。

  除去自家留的、送了两斤给李大力,还有路上压坏的。

  最后除去中午吃饭的钱、买包子的钱。

  就连汽水钱童父都报销给闺女了。

  最后还剩602.5元。

  这么算出来真是惊呆了大家。

  童瑶喃喃道:

  “怪不得这鱼后来别人连苗都不放过,那么赚钱。”

  童父啧了一声:

  “可不是,早上一开始没人来。

  我还去农贸市场专门卖鱼的地方转了一圈,都没看到有这种鱼卖。”

  “爹,我们拿到机械厂的时候,那几个领导看到刀鱼眼睛都冒火花了,这是领导专吃的鱼啊。”

  童伟挠头有些可惜:

  “要是把最后那些捞上来赚得更多了。”

  童瑶瞪了他一眼:

  “全抓完它们怎么繁育,等它们繁殖好了,一代又一代。

  知道割韭菜吧,一样的道理。

  割完一茬又一茬,这叫可持续性发展。”

  童奶更是打了童伟一下:

  “听你老妹的,咱们种庄稼都知道留种继续种,没这个脑子就听话。

  没叫你做个行善积德做个大善人,但是这种让鱼断子绝孙的事你想都别想。”

  童父听到老娘说行善积德,又想起今天小儿子要拿几百斤的刀鱼去送人。

  心里的火气一下就上来了,险些站起身去拿扁担再打一次。

  童翔一溜烟跑到童瑶身后躲着,亲爹怎么能在那么快乐的时刻打他呢:

  “爹,快分钱啊,别瞪我。”

  童父这才转头,数着钱分。

  六百多块钱,分两份,自家一份,童瑶两口子一份。

  其他人看到也没说啥,他们没分家,老爹拿钱是应该的。

  而这些刀鱼确实是童瑶回来了,才遇见。

  而且捞上来还是童瑶和杨清桦出了大力。

  他们不会用手抛网,就算能遇见鱼群,也只能下水在边缘用少抄网和土笼费劲巴拉的捞点。

  万万不能捞那么多上来。

  手抛网可是一下能上两三百斤的鱼货,实用得很。

  当然没有技巧也很难掌握这门技术。

  童瑶和杨清桦没想到能直接分一半的钱。

  童瑶还没出声,倒是杨清桦侧头和她嘀咕了一会,才道:

  “爹,我和阿瑶也只是捞上来一部分鱼,其他鱼也是大哥二哥一起捞的,更何况拉鱼回家、分拣、再到拉去县城卖。

  都是大家伙帮忙的,所以我和阿瑶就拿三分之一就行。”

  童瑶本来也想和杨清桦先商量的,不管是不是娘家,这次的刀鱼她和阿桦确实是分三分之一。

  按照人头都是这么分,再怎么说她和阿桦也是两个人。

  上千斤的鱼,从湖边装筐,再到回家分拣都是活。

  拉去镇上更累,爹和大哥二哥小弟闷声卖力拉。

  爷奶爹娘和嫂子在家里帮忙活吃喝、就连她们换下来的衣服两个嫂子都帮洗了。

  生怕她累伤胳膊,顾南在家也照顾得妥帖,理应这么分。

  童瑶这么想的,也是这么说的。

  让长辈贴心得不行,他们家的幺女如今真的长大懂事了。

  两个嫂子更是心里暖得不行,这不是钱不钱的事。

  而是自己的付出,阿瑶看得见,还夸她们了呢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xx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xx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