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0章 黑云压城,甲光向日(6k)_我在水浒捡尸成圣
笔趣阁 > 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> 第220章 黑云压城,甲光向日(6k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20章 黑云压城,甲光向日(6k)

  杀熊岭西麓,金军临时军帐。

  夏日暴雨来得急,顷刻间大雨倾盆。

  帅帐之内,帅座之上。

  娄室以手托腮,看着帐外簌簌雨落,思绪却游离他处。

  仅仅一上午时间,他麾下金军轻松击败九万宋军,如果种师中也算名将?那大金国岂不名将如云?

  不过这厮倒是顽强,战斗到现在都不投降。

  等到这阵雨结束,若他还是冥顽不灵,本将军就没了耐心。

  如果大宋的精锐,也就只有这样的水平,似乎种师中招降与否,似乎没太大意义。

  只要不像王禀、杨长般坚守不出,野外作战应没我娄室的对手。

  杨长,你抓了我儿子,我早晚杀了你!

  想到这里,娄室突然坐直身体,谓左右曰:“石家奴与耿守忠,他们有没有新消息送来?”

  “回禀将军,都没有”

  “都没有?”

  娄室捋着胡须,扬起嘴角喃喃自语:“没有就证明没危险,杨长定是打探到种师中被围,想以此虚张声势之计,企图让我分兵去救援,枉我之前还对他有些忌惮,没想到与姚古也区别不大,轻轻松松就被绊住.”

  “娄室将军,不可轻敌。”

  “是啊,杨长并非庸才,别忘了银术可将军.”

  耶律余睹、高庆裔,一前一后提醒。

  娄室虚着眼,颔首对曰:“鄙人打了一辈子仗,从来不会轻视任何对手,但也不会被传言所吓倒,杨长个人武艺的确非凡,可光靠匹夫之勇赢不了战争。”

  “杨长有万夫之勇,虽说进攻徐沟的兵马不多,但也绝非耿守忠可敌,将军应尽快处理完此间事,早早移兵支援方为上策。”

  “耶律都监,言之有理.”

  娄室言罢即看向高庆裔,正色说道:“李嗣本多半徒劳无功,本将敬种师中是条好汉,打算雨停再给他个机会,有劳高通事再去劝上一劝,若他还是不识时务,就没必要再等了。”

  “是,我这就上山。”

  高庆裔起身领了将令,转身出帐没入大雨中。

  不到盏茶功夫,这厮又湿漉漉赶了回来。

  只见他双手胡乱摇晃,激动说道:“将军,大事不好,刚刚山南右军传来急报,有一白马小将从溃兵丛中,突然逆行直奔种师中余部杀回去,围山兵将没人挡得住他.”

  “此人头脑倒是灵光,利用溃兵逃窜的口子,从我军防守薄弱处反向而行,却偏偏一个人回去找死,估计是种师中的亲信,传令完颜习室把口袋系紧”

  “将军。”

  高庆裔打断娄室,提醒道:“此人身穿金甲,坐下白马极其神骏,武器凤翅镏金镋,这外形很像杨长!”

  “杨长?”

  娄室原本还很淡定,听到这里直接拍案而起。

  “难怪耿守忠再没求救,原来杨长率骑兵虚晃一枪,竟然直奔杀熊岭来了,他的情报如此精准?”

  “正好,传令各部冒雨合围,中军猛虎营调往右军策应,我要杨长有来无回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“慢!”

  帐中传令兵刚转身,娄室突然又叫住他,随后看向高庆裔,好奇问道:“对了,杨长带了多少人来?”

  “就他一人.”

  “什么?”

  看到高庆裔竖起一根指头,耶律余睹惊得也站了起来。

  娄室眉头高耸,握着拳头冷哼:“这厮真是猖狂,他既号称熊虎之将,而这里又是杀熊岭,自然就是其葬身之地!”

  “急报”

  一个全身湿透的士兵,连滚带爬匆匆闯入大帐。

  娄室心下一沉,“不要慌,说事!”

  “回禀将军,岭上那数十宋军,突然冒雨向山南突围,李嗣本将军带兵去拦截,却被敌将一回合斩杀”

  “一合?”

  耶律余睹、娄室同时一怔。

  高庆裔一個箭步上前,蹲下追问:“杀他那宋将,是不是金甲白马,刚从山下杀上去的?”

  “通事怎么知道?”

  “将军,必是杨长。”

  高庆裔咽了咽口水,提醒曰:“杨长勇力非凡,更兼战马神骏,此时又有暴雨,若不调兵围堵,他带种师中突围逃走,也不是没有可能”

  “要是让他跑了,就是奇耻大辱!”

  娄室咬牙切齿、目露凶光,沉声喝道:“本将要亲自去截击,对了,即刻传令右军各部,杨长骁勇善战、箭法出众,若抵挡不住就直接放乱箭,给我连人带马留在杀熊岭!”

  “是!”

  帐外暴雨倾盆,哗哗声掩盖脚步喧嚣,西麓金军闻令而动。

  仅一炷香的功夫,万余金军集结开拔,冒着大雨向山南疾奔。

  尽管金军出击迅速,但从杀熊岭西麓到南麓,只有荆棘丛生的野径,大队行动十分不便。

  除此之外,大雨不但能模糊视线,也会大量增加身体的负重,直接延缓行军的速度。

  未末时分,娄室总算率中军赶到南麓,那时暴雨强度已减弱了八成,可惜杨长在半个时辰前,就已经杀出重围。

  右军主将完颜习室,走到娄室面前如斗败公鸡,低着头语气尽显无奈。

  “刚才雨势太大,本来就视线不明,但敌人挑的突围路线,竟都是防守薄弱点,将士们虽然尽力抵挡,还是让两骑逃走,主要领头那白马小将,如同猛虎下山一样,根本没人拦得住。”

  “杨长箭法惊人,目力非常人可比,而且有托举石狮之能,勇武自不在话下,但是”

  娄室话到一半,抹了把脸上的雨水,又蹙眉继续问:“正面没人挡住他,你的人不知道放箭吗?本将军的命令没收到?这都没把他射下来?”

  “射了.”

  完颜习室苦涩点头,补充道:“那人身手极其敏捷,乱箭都被闪避或者扫开,不过他坐下那匹白马,应该被射中了五六箭。”

  “哦?”

  娄室转忧为喜。

  他抬头看见天空昏暗,即指着南方沉声说道:“今日下了一场雨,天黑比平常要早得多,而杨长坐骑中箭走不远,等会必然藏在某处过夜,传令左军、前军收拾残局,其余各部向榆次进发,沿途村子一个一个扫过去,我要这厮有来无回!”

  “是!”

  金军继续冒雨赶路,到黄昏时雨已经停了,但还没走出那片山地。

  娄室猜测杨长离得不远,又命令大军连夜向前推进二十里,打算明天早上如捕鱼那般,对周边进行拉网式排查。

  金军赶了半晚上路,而杨长则彻夜没停。

  当夜多云,无月无星,四野如泼墨。

  杨长有夜视之能,坐骑也被驯服得能走夜路,他在黑暗里行走如履平地,但紧跟着的李彦仙没这本事。

  当黑暗吞掉最后一缕光,李彦仙就像陷入深渊一般,身体不由自主感到紧张。

  “杨将军,眼下天已经黑了,今夜似乎没星辰指路,冒然前行容易迷路,若不幸撞到金军怀里,岂不白忙活一场?不如先找个地方歇宿,明天一早再赶路不迟。”

  “跟着我走,不会迷路。”

  “不是.”

  杨长之前如猛虎下山,现在又不容质疑的回答,饶是李彦仙性格桀骜,此刻不敢大声质疑。

  李彦仙顿了顿,小声且委婉提醒:“小种相公受了伤,又在马上颠簸许久,他得及时治疗与休息.”

  “治疗?休息?给我忍着!”

  “您这.”

  “荒郊野外找谁治疗?本将坐骑也中了数箭,只能回到威胜再医治,想活命就跟着我。”

  杨长继续催马前行,猛然看到趴在前方的种师中,此刻脑袋正在左右摇晃着。

  这厮醒了?

  他这个姿势,莫非脑充血不舒服?

  “吁,将军醒了?”

  “这是哪里?”

  “哪里?应该是榆次地界。”

  “真逃出来了?那几十个兄弟呢?”

  种师中抓住马鞍,仰起脖子四处张望,但眼前伸手不见五指,只听到耳边叽叽虫鸣。

  杨长单手扶住他肩膀,在黑夜里看向李彦仙,缓缓说道:“除了有一人跟到此地,其余应该都已战死岭上。”

  “啊?那你是谁?”

  “小人李彦仙。”

  “是你?”

  种师中苦涩一笑,左手抓住杨长扶肩的手背,郑重说道:“种家军全军覆没,我哪还有脸偷生?李彦仙是新募之兵,为人仗义又很机灵,杨将军能把他救出,也不枉你冒险一场,而我已没脸活下去,但死也要死在战场,明日再杀两个金狗垫背”

  “小种相公,咱们都出来了,您这是何苦?”

  “我意已决,李彦仙.”

  “小的在。”

  李彦仙应声等待后话,但种师中却迟迟不说,便好奇追问:“将军?有何吩咐?”

  “别问了,他回答不了你,又被打晕了。”

  “啥?杨将军你.”

  “接着!”

  杨长抛出一条绳索,一本正经说道:“不想走散或掉坑里,就把绳索拴在马缰,我领着伱往前走。”

  “哦”

  “所以蝼蚁尚且偷生,小种将军堂堂一军之统帅,拉两个小卒垫背求死算什么,被我救下就不准死!跟紧了!”

  “是”

  黑暗中的李彦仙直咽口水,心说我自问行事就算很大胆了,可与你相比小巫见大巫。

  小种相公乃河东制置副使,军中威望仅次于种师道与姚古,按说你身为威胜、平北节度使,应该受到种将军的节制,可你偏偏数次将他打晕。

  在军中袭击上官,大概率会被斩首。

  你可真是条汉子,难道不怕秋后算账?

  李彦仙怀揣敬佩、好奇、疑惑等心情,跟着‘牵引绳’彻夜不停向着前方奔走,竟没一次掉坑里或者爬坡上坎,直到第二天黎明出现。

  这杨将军,莫非夜能视物?

  李彦仙思考许久,他鼓起勇气正想询问,突然前方尘土飞扬。

  敌袭?

  “杨将军,前方有大队骑兵,咱们快走!”

  “是金兵吗?扶老夫起来,老夫”

  “莫慌,是我的人。”

  “啊?”

  杨长不待两人震惊,即翻身下马并把种师中提下来,这时才想起抱拳请罪。

  “小种相公,昨日情非得已,请恕杨某得罪。”

  “呼呼.”

  种师中单手撑着腿,单手扶着额头大口喘气,应该是趴在马背上太久,冒然下地有些不适。

  李彦仙也下马跟来问候,却看见晨曦之光照在金甲,杨长仿佛神明般立在原地,给人不怒自威的感觉。

  思绪刚刚被拉开,耳边传来蹄声隆隆。

  回过神,那队骑兵已至眼前。

  为首一将身材挺拔,早早就翻身跃下马背,对着杨长恭敬抱拳。

  而他旁边那将,则直勾勾盯着种师中,并激动跑上前,呼唤道:“种将军”

  “你是?”

  “末将扈成,当年燕京白沟战败,老种经略相公被罢官,末将随那三千种家军,归到您麾下宿卫营,后来我妹夫派人”

  “老夫想起来了。”

  种师中打量扈成,又看着杨长感叹道:“那时你还是沁州观察使,扈成脱离种家军是对的”

  “小种相公.”

  “好了。”

  杨长见两人感伤,突然大声喝阻,沉声道:“此地不宜久留,金军随时会追来,给种将军找匹马,我们回威胜再说。”

  “是!”

  孙安应声即向旁边招手,立刻有人牵着马过来。

  种师中虽然职位最高,但他现在只剩下一个兵,没办法拂逆任何决定。

  而杨长又让扈成全程看着,种师中想溜去拼命都没机会。

  看到威胜骑兵全身杀气,感觉并不亚于种家的精锐,种师中情不自禁瞟看杨长,心说我这几年真是坐井观天,没想到河东竟有如此人物。

  再听杨长与孙安对话,种师中更确定他不简单。

  “将军,末将刚才仔细看过,您的坐骑身中六箭,昨日一定非常凶险。”

  “我没什么感觉,照夜玉狮子伤得也不重,回威胜让皇甫端上药即可,倒是你们这边情况如何?”

  “末将按您的吩咐,把耿守忠那万人逼出徐沟镇,然后通过反复游走袭扰,一日斩首三千级。”

  “战损呢?我更关心这个。”

  “我们三千骑兵,只有七人轻伤。”

  三千打一万,斩首三千,只七人轻伤。

  这什么神仙战绩?

  可看杨长那表情,似乎还不满意?老夫这是在梦中?

  种师中觉得不可思议,那是因为与他交手的是金军。

  耿守忠的义胜军战力极差,杨长本以为昨日能斩获过半,但孙安为了减少战损求稳,最终得出这个么个结果。

  义胜军昨日被孙安打懵,只能结阵原地不敢再乱动。

  直到威胜骑兵主动撤走,耿守忠才率部退至清源县,而杨长向威胜撤离当天,娄室一边派人在榆次地界‘拉网排查’,一边派人去联系耿守忠。

  当天夜里,娄室率轻骑至清源。

  耿守忠伏地叩首请罪,借口威胜敌人全是骑兵,而自己只有三百匹战马,所以才酿成此次大败。

  为了自己尽力了,这厮最后还编了瞎话,一口咬定说是杨长亲自指挥。

  娄室听到愣住,蹙眉追问:“你刚才说谁领军?杨长?”

  “是啊。”耿守忠把头猛点,“此獠极其凶悍,昨日频繁杀出阵中,如入无人之境”

  “杨长什么模样?”

  看到娄室凝眉不言,高庆裔便代其询问。

  耿守忠眼珠一转,遂将孙安的体型容貌,以及金甲、白马等特点形容出来。

  这厮作为义胜军首领之一,有资格经常出没金军大营,多次听到有人讨论杨长,便留了心眼记住特点,此时刚好用来敷衍作答。

  一万义胜军,一日战损三成。

  耶律余睹想起峡谷大战,心中又生出对杨长的恐惧。

  看到娄室不说话,耶律余睹主动提醒他。

  “既然杨长没去杀熊岭,威胜军又如此能战,我们对他当有所提防,对付姚古得谨慎些.”

  “我省得,等各部兵马赶来再说。”

  娄室微微颔首,看向耿守忠嘱咐:“耿将军仍去徐沟屯驻,监视威胜兵马异动,他们如果已经退回威胜,你就直接推进至盘陀。”

  “啊?”

  “本将会调兵策应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耿守忠吃下定心丸,次日就率兵开赴徐沟。

  而娄室当天宴请众将,并趁宴席派人去义胜军核实,他不但确认耿守忠说谎,也猜出杨长已退回威胜。

  虽然走了种师中可惜,但种家军已全军覆没,太原东部的威胁已然解决,剩下便是按兵不动的姚古。

  至于威胜杨长,娄室仍以监视为主,但把蒲察石家奴,由阳曲调来协防。

  围困种师中的主力刚到,娄室不作休整便开赴汾州,并派人通知去前部的完颜突合速,散布种家军全军覆没的消息,提前给姚古的造成压力。

  姚古所在的汾州,同在太原盆地之内,没险要地势可利用,而娄室用兵大开大合,金军主力又十分骁勇,交战多次皆为金军胜。

  最终,以西路宋军撤走收场,汾州光复不到一个月时间,又重新为娄室率兵占领,此乃后话不表。

  话接威胜,种师中被杨长救走,又得到安道全医治,身上外伤几日即见好。

  他原本想战死殉国,但是杨长冒险舍命相救,再轻视性命就是枉费苦心,便转变心态选择活下来。

  七月中旬,姚古兵败消息传回威胜。

  种师中虽然没完全伤愈,但他心中羞愧难当住不下去,遂让扈成带他向杨长请辞。

  救援太原失败,逃避责任是逃不掉的,只有回京请罪受罚。

  杨长虽有代宋之心,但要收复种师中难于登天,救他也是为帮扈成还人情。

  不过相对于那群软骨头,杨长对种师中的骨气很敬佩,当得知他执意要回京请罪,便在家中设宴为其饯行。

  当日的威胜,凑巧也是乌云盖顶,昭示一场暴雨将至。

  杨长在前堂设宴,为了不影响堂内视线,以及用餐时纳凉需要,前后的门窗皆大开。

  种师中刚举起酒杯,屋外突然刮来一阵狂风,把他斑驳胡须吹起。

  “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,我们老了,不中用了,这社稷的重担,得你们年轻人来挑.”

  “胜败乃兵家常事,小种相公不要灰心,以后一定有机会,金军没那么恐怖。”

  “呵呵,老夫在威胜这几日,听了将军不少传说,也知道你能打胜仗,不过.”

  种师中突然话锋一转,望着杨长意味深长说道:“像斩撒卢母这种事,做出来虽然很解气,但却缺乏政治智慧,若是得罪了朝中佞臣,他们就会变做法整人,总之小心为妙才是”

  “听说小种相公之败,根源在枢密院催促你进兵,陛下应该会从轻发落吧?”

  “呵呵,败了就是败了,从轻能有多轻?”

  “莫非枢密院还能塞责?”

  看到杨长义愤填膺,种师中摇头苦笑道:“枢密院的责任,自然有人会承担,老夫的责任得自己负,带出去九万将士,最后就剩下区区一人,还找什么借口?”

  “这”

  “对了,你来!”

  种师中招来李彦仙,当着杨长的面郑重问道:“你似乎与扈成很投契,留在威胜他应能照拂你,但如果陪老夫回京城,或许可以给你要个军职,普通小卒有些屈才.”

  “小人愿留在威胜。”

  李彦仙回答坚定,这让主桌的杨长蹙起眉头,心说此人这般没义气,对于旧主丝毫没眷念,留下他岂不祸患?

  “小种相公伤势未愈,回京途中需要人照顾,你作为他唯一的士兵,不是应该随行护卫?”

  “他并非老夫嫡系,在杀熊岭肯战斗最后,这份情谊已然难得,留在杨将军麾下,必定可以助力杀金人。”

  “即便小种相公的兵,留下依然要从小卒做起,而跟小种相公回京城,很大可能会得个小官,你确定不后悔?”

  “不后悔!”

  听到他这样回答,杨长眉头蹙得更紧,随即浅浅一笑,问道:“可以给我一个理由?”

  “嗯”

  李彦仙略作思索,抱拳铿锵答曰:“禀将军,小人原名李孝忠,曾募三千乡勇赴京勤王,被朝廷授承节郎,但因上书参李纲不知兵,结果被有司下令追捕,逃亡时改的现在名字,所以真不便回京。”

  “参奏李纲?”

  杨长听得直咽口水,心说我猜到你有点故事,没想到故事如此精彩。

  你小子,原来是个刺儿头?

  “李孝忠?原来是你?”

  种师中激动站起来,指着李彦仙向杨长介绍:“我听兄长说起过,当时汴梁勤王军众多,就是因他参奏李纲,陛下才封兄长为宣抚使统一指挥,而李纲此时如日中天,他不回去也好”

  “哈哈,他这样的脾气,颇为江湖啊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xx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xx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